首页    基金会新闻    “赓续中华文脉·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2025社科普及进校园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举办

“赓续中华文脉·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2025社科普及进校园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举办

创建时间:2025-03-14 09:3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广大青少年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2025年3月1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联合组织的“赓续中华文脉·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2025社科普及进校园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小学部举办。

本次校园科普讲座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兔儿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鹏飞,廊坊高派面塑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高继泽担任主讲。育新学校小学部一年级八班、二年级一班、二年级二班的学生及教师,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部杨霖老师,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芬、副秘书长廖鹏、李嘉慧,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秘书长王璐等100余人参与非遗课程学习活动。

 

传承人徐阳作《非遗剪纸大讲堂》课题分享

 

 

传承人徐阳讲解并示范剪纸制作

 

学生展示剪纸作品

3月12日下午16:00至17:00,在育新学校小学部一年级八班,传承人徐阳以非遗剪纸为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首先,他向学生们阐述了剪纸的历史、技艺特点及基本概念,并通过互动问答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剪纸艺术。接着,他逐步指导学生们制作剪纸图案,并在每个关键步骤中提醒剪纸技巧,一起参与剪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

 

传承人胡鹏飞作《民间泥塑》课题分享

 

 

传承人胡鹏飞教学生制作北京兔儿爷

 

学生绘制兔儿爷作品

在二年级一班,传承人胡鹏飞开展以《民间泥塑》为题目的主题讲座,课堂中他首先详细介绍了民间泥塑的概念、分类、产地、特点等内容,并且针对北京地区的特色泥塑“北京兔儿爷”进行了着重讲解。在课堂第二部分,他带领学生们开始绘制北京兔儿爷。操作过程中,他一边示范绘制兔儿爷的各种步骤,同时也积极为同学们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使同学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兔儿爷作品。

 

传承人高继泽讲解面塑制作要领

 

 

传承人高继泽帮助学生制作面塑

在二年级二班,传承人高继泽开展以面塑为主题的课题分享。课堂中他首先对面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他开始带领学生们制作“国宝熊猫”“金蛇”和“小老虎”造型的面塑。在制作过程中,他一边讲解制作面塑的要领和技巧,一边又分步骤带领学生捏制不同造型的面塑。他积极解答学生们的问题,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完成面塑各部分的制作。学生们通过亲手捏揉面团,体会制作面塑的乐趣。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芬、北京剪纸传承人徐阳与学生合影留念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芬、北京兔儿爷传承人胡鹏飞与学生合影留念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芬、面塑传承人高继泽与学生合影留念

 

通过开展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传统非遗技艺,更深刻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他们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从而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未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将继续秉承非遗发展初心,组织更多公益活动,同时也期待看到更多青少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